电影戏台
昨晚看到陈佩斯新电影的预告,我的手都开始颤抖,真的一点也不夸张。
小时候,家中那台画面模糊的黑白电视,每到春晚就像是无价之宝。我趴在桌子边,等着那个穿中山装的男人登场。他吃面条时的夸张表现,总能让我不由自主地笑出声,哪怕是配角,也总是光芒四射,抢尽风头。
我爸常说:“这小子,真有点邪魅。”
那时根本不懂什么叫喜剧,只是跟着傻乐,那笑声几乎能让人肚子痛,泪水夺眶而出。仔细想来,那些蕴藏在笑声中的情感,珍贵得比金子还稀有。
转眼32年过去。
展开剩余74%这32年中,我从扎羊角辫的小女孩,变成了两个孩子的妈。春晚换了一批又一批的面孔,手机里的搞笑段子也层出不穷,但再也没有哪个喜剧能让我笑到拍桌子。
直到看到《戏台》的宣传海报。
陈佩斯站在正中间,虽然背有些驼,头发也白了一大半,但他眼中的那份精神,依旧和当年吃面条时一模一样。
这部电影,正是他耗费十年心血将话剧改编而成的作品。
故事背景设定在民国时期。当时混乱不堪,戏班子里的演员想要好好排演一出戏,比登天还难。黄渤演一个包子铺的伙计,莫名其妙被推上台,腿肚子抽筋也得硬撑。姜武则饰演一个横行霸道的军阀,逼迫改戏,谁敢不服就动枪。
这场景就像我们日常生活般热闹,一堆烦心事儿像影子一样追着你。
但陈佩斯有他特有的本领。
他总能让你在这些烦恼中,笑得前仰后翻。黄渤被逼着磕头的时候,我忍不住笑出声,转脸却发现他在偷偷拭泪,瞬间鼻子一酸。
这就是陈佩斯!
他的笑声从来都不是单纯的调侃,而是让你在大笑后,心里却有些压抑,又有点温暖,还有难以形容的复杂感受。
如今的喜剧,很多都像“哈哈镜”。把人逗傻,弄得奇怪,笑完了反而觉得空虚,连一点印象都没有。
而陈佩斯却不是这样。
他就像一个老木匠,细致入微地雕琢。《戏台》中的每一句台词,每一个眼神,都透着深刻的认真。他自己当导演,镜头对准演员的脸,连眼角的皱纹都得有戏。黄渤、姜武这些老戏骨在他面前,都是小徒弟一样,不敢有半点敷衍。
有人会问,都71岁了,何必再折腾?
我想起他曾经说过的话:喜剧的内核是悲剧。
这话听上去有点深奥,但看过《戏台》后就明白了。在乱世中挣扎的戏子,生活压着头的普通人,不就是你我吗?在揶揄他们的时候,心里却隐隐作痛。
这32年,他没有在荧幕上游荡。不是打磨话剧,就是琢磨剧本。像个老艺人,守着自己的小摊子,心态从容。
如今的娱乐圈,就像当年的戏台,喧闹不休。有人靠装傻走红,有人靠炒作出圈。但是陈佩斯卻依旧屹立不动,带着他的《戏台》,如同一记重拳,直击人心。
我已经买了首映票。
不是为了别的,只想再一次体会那种笑到流泪的感觉。想看看这位把喜剧视若生命的老爷子,经过32年的打磨,到底能带来怎样的作品。
你呢?
要不要一同去影院,为陈佩斯加油打气?
毕竟,这样的喜剧,看一场就少一场。
发布于:山东省启远网配资-场外配资-配资网站查询-股票在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