萎缩性胃炎是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的慢性胃病,我国 50 岁以上人群检出率超 20%,其中约 10%-15% 可能发展为肠上皮化生、异型增生(癌前病变),若长期忽视,进展为胃癌的风险会显著升高。扬州华东慧康医院消化内科门诊数据显示,约 60% 的患者早期将 “胃部隐痛、嗳气” 误当作 “普通胃炎”,自行服用胃药缓解,延误规范治疗,导致胃黏膜萎缩程度加重。今天从诱因、症状、治疗三方面科普,帮大家科学认识与应对萎缩性胃炎。
一、诱发萎缩性胃炎的 4 类核心因素
萎缩性胃炎的本质是 “胃黏膜长期受损,固有腺体逐渐减少”,诱因与感染、饮食、药物及基础疾病密切相关:
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首要元凶。临床数据显示,80% 以上的萎缩性胃炎患者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,这种细菌会持续破坏胃黏膜屏障,引发慢性炎症;炎症长期反复刺激,会导致胃黏膜固有腺体逐渐萎缩、消失,就像 “土壤逐渐贫瘠”,且感染时间越长(超 5 年),萎缩范围越广,癌变风险越高。我院消化内科统计,幽门螺杆菌阳性者萎缩性胃炎发生率是阴性者的 4 倍,且胃窦部(胃的下部)是最易受累的部位。
不良饮食加速黏膜损伤。长期高盐饮食(每日盐摄入超 6 克)会直接刺激胃黏膜,导致黏膜充血、水肿,加速腺体萎缩;频繁食用腌制食品(如咸菜、腊味)、霉变食物,其中的亚硝酸盐、黄曲霉素等有害物质,会进一步加重黏膜损伤,增加癌变风险;此外,长期吸烟(尼古丁抑制胃黏膜修复)、酗酒(酒精直接灼伤胃黏膜)、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,会打乱胃黏膜的修复节律,诱发或加重萎缩。
展开剩余69%药物与基础疾病推波助澜。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(如布洛芬、阿司匹林)的人群,药物会抑制胃黏膜保护因子(前列腺素)的合成,导致黏膜修复能力下降,萎缩性胃炎发生率比不服用者高 2.5 倍;慢性胆汁反流患者,胆汁反流入胃会中和胃酸、破坏黏膜屏障,引发 “胆汁反流性萎缩性胃炎”,这类患者多伴随口苦、烧心症状;此外,自身免疫性疾病(如自身免疫性胃炎)会导致胃壁细胞受损,影响胃酸分泌,进而引发胃体部腺体萎缩,虽占比低(约 5%),但治疗难度更大。
年龄与遗传埋下隐患。萎缩性胃炎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显著升高,50 岁后每增长 10 岁,发病率提升 10%-15%,这与老年人群胃黏膜修复能力下降、长期累积损伤有关;家族中有萎缩性胃炎或胃癌病史者,患病风险是普通人群的 2 倍,提示遗传因素可能影响胃黏膜的修复与抗损伤能力。
二、萎缩性胃炎的 4 个典型信号
萎缩性胃炎症状早期不典型,出现以下表现需警惕,尤其是高危人群:
上腹部隐痛 “无规律”:与普通胃炎的 “餐后痛” 或 “空腹痛” 不同,萎缩性胃炎的疼痛多无固定规律,可为隐痛、胀痛或灼痛,劳累、情绪波动后加重,休息后缓解,部分患者疼痛可放射至背部,易被误判为 “胆囊炎”; 嗳气、腹胀 “反复出现”:胃黏膜萎缩导致胃动力下降、消化功能减弱,患者会频繁嗳气(每天超 10 次),且餐后腹胀明显,即使只吃少量食物,也感觉 “胃里胀得难受”,部分患者会伴随食欲减退; “早饱感” 与体重下降:吃几口饭就感觉 “饱了”(早饱感),无法正常进食,长期下来会导致营养摄入不足,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(1 个月内减重 3-5 斤),若同时伴随贫血(头晕、乏力、面色苍白),提示胃黏膜萎缩可能影响维生素 B12、铁的吸收; 口腔异味与舌炎:胃黏膜萎缩导致胃酸分泌减少,胃内细菌滋生,易出现口腔异味(口臭),部分患者会伴随舌炎(舌头红肿、疼痛、味觉减退),这是胃酸不足影响消化与口腔菌群平衡的表现,易被忽视。三、及时治疗:阻止进展为癌前病变的关键
扬州华东慧康医院强调,萎缩性胃炎治疗需 “分阶段、个性化”,核心是 “控制炎症、修复黏膜、定期监测”:
根除幽门螺杆菌:合并感染者需采用四联疗法(2 种抗生素 + 1 种质子泵抑制剂 + 1 种铋剂)规范杀菌,疗程 10-14 天,杀菌成功后,约 60% 的轻度萎缩患者胃黏膜可逐渐修复,避免进一步恶化;杀菌后 1 个月需复查呼气试验,确认细菌已根除。 药物修复与对症治疗:轻度萎缩患者可服用胃黏膜保护剂(如硫糖铝、瑞巴派特),促进黏膜修复;胃酸分泌不足者(出现消化不良、腹胀),可短期服用稀盐酸、胃蛋白酶合剂,改善消化功能;伴随胆汁反流者,需加用促胃动力药(如莫沙必利)+ 胆汁吸附剂(如铝碳酸镁),减少胆汁对黏膜的损伤。 生活干预不可少:严格控制盐摄入(每日<5 克),少吃腌制、霉变、辛辣刺激食物,多吃新鲜蔬菜(如菠菜、西兰花)、水果(如苹果、猕猴桃),补充维生素与膳食纤维;戒烟限酒,避免熬夜,保持情绪稳定(焦虑、抑郁会加重胃黏膜损伤);规律饮食,每餐吃 7-8 分饱,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。 定期监测防癌变:轻度萎缩患者每 1-2 年做一次胃镜 + 病理检查;中度至重度萎缩或合并肠上皮化生者,每 6-12 个月复查一次;若发现异型增生(癌前病变),需在胃镜下做微创治疗(如黏膜切除术),阻断癌变进程。若出现上述胃部不适超 2 周不缓解,或体检发现幽门螺杆菌阳性,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,通过胃镜 + 病理检查明确诊断。萎缩性胃炎并非 “绝症”,早发现、早治疗,90% 以上的患者可控制病情进展,避免发展为癌前病变或胃癌,守护胃部健康。
发布于:江苏省启远网配资-场外配资-配资网站查询-股票在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