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在上图看过那么多次漂亮夕阳和灯火通明,相信会一直印刻在我的记忆里。”读者刘建树在上海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下的一则留言,打开了上图东馆的回忆宝盒。9月28日,上海图书馆东馆将迎来开馆三周年,从2022年9月28日正式开馆至今,上海图书馆东馆累计接待读者超过725万人次,举办线上线下各类阅读推广活动5000余场,参与读者超过1亿人次。在这1000多个日夜里,数不清的故事在图书馆里发生,人们因“阅读”产生与这座建筑的独家回忆,产生与这座城市的情感交集。
读者在上图东馆阅读学习。
作为上图东馆开馆三周年系列纪念活动,历年活动海报展9月26日在东馆5楼开幕,“上图发布”logo征集活动同步开启,1楼中庭还设置了读者打卡与AI拍照互动装置。在新媒体平台开展的“我与上图东馆的1000天”主题读者故事征集活动则串联起在图书馆的闪光记忆。
上图东馆开馆三年系列活动,在馆内布置的展览与装置。
读者“九斤”对一次下雨天和孩子从上图东馆借得30本书回家的经历十分难忘。上海图书馆单次最大外借册次为15册,读者老肖提及来东馆借书的经历时说:“在一楼看到有人拉着行李箱借书时,震惊了。”像这样爱借书、爱阅读的读者不在少数,3年来,超过940万册次书刊被东馆读者外借,借书最多的成人读者借了1162册,借书最多的少儿读者借了2625册。
读者在上图东馆阅读学习。
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也是上图东馆吸引读者的一大法宝。东馆7楼是读者Ellen最喜欢的地方,“每次互动主题都很不错,志愿者老师导读解析特别加分。”读者“呀咿呀”在听对谈讲座时感到了强烈共鸣,她说,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精神支撑,“图书馆提供了这样丰厚、让人产生深刻联结的精神土壤”。
75岁的袁志业在东馆感受到年轻馆员的温暖服务。他拿来一张书单寻找自己要看的书籍,馆员热心地帮助他从林立的书架上找到三册书,“硬件固然重要,服务的内涵沁入人心。”
正在上大学的王同学是上图东馆的“老读者”了,从开馆前就期待着东馆开放。“2022年暑假试运营时我就迫不及待地参观了,后来一到周末和节假日,只要有空,我就去图书馆里学习。”上图东馆见证了她高考前的奋斗经历。“高考前夕,我都在上图东馆学习,这里氛围超级好,我最喜欢4楼的窗景位,学累了就站一会儿或走一走。”如愿以偿考上心仪大学后,如今,她已成为上图东馆的一名志愿者,帮忙整理书籍,为读者答疑解惑。
不少外地读者也在上图东馆留下难忘记忆。今年已过40岁的刘先生面临职业转型,这个夏天从家乡湖南到上海脱产学习。三个月里,他在陆家嘴和金桥两地来回奔波。下课后,他就到上图东馆处理工作或复习所学的知识。“上图的氛围让我有回到大学图书馆的感觉。”参加征集活动留言的第二天,他就要结束学习离开上海,“以后一定要带儿子来上图,让他看看爸爸曾经学习过的地方。”
来自安徽的读者孟琼说:“暑假时,专门带女儿去了上图东馆,幸福地待了一个下午,那么多图书和杂志,还有明亮舒适的阅读环境,我和女儿每人抱着自己喜欢的图书,看得不亦乐乎!女儿说,我喜欢这个图书馆,我将来要考上海的大学。”
读者在上图东馆阅读学习。
在上图东馆工作的保安朱斌是一名书法爱好者,白天为读者服务,夜晚闭馆后,夜深人静,他就在地面上铺开纸练字。“我是上图东馆的保安员,也是上海书法家协会的一名会员,工作之余利用图书馆开阔的空间、优美的环境练习书法、创作、投稿。希望广大读者喜欢这个地方!”朱斌的话语质朴动人。
2022年9月28日正式开馆的上海图书馆东馆为国内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图书馆,建筑面积11.5万平方米,地上7层、地下2层,打造激扬智慧、交流创新、共享包容的“知识交流共同体”,集图书文献信息资源、科技创新研发资源、社科智库研究资源、上海地情研究资源于一体的大阅读时代智慧复合型图书馆。
读者在上图东馆阅读学习。
这座市民乐享的巨型“书房、客厅、工作室”已陪伴读者度过三年时光,未来将继续与读者携手同行,不断优化更新、升级服务,续写更多关于梦想与成长的美好故事。
启远网配资-场外配资-配资网站查询-股票在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